
对于4-5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幼儿园中班学习的阶段,也被称为幼儿中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心理发展相较3-4岁的幼儿更为迅速,尤其在认知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个阶段的幼儿非常活泼好动。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兴奋过程通常占据主导,因此幼儿很容易感到疲劳。他们会频繁打哈欠、伸懒腰,不断活动身体,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由于骨骼柔软、有弹性,脊柱弯曲尚未定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动作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只有不断地活动,才能满足骨骼肌肉系统的发展需求。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并且有了自己的主意。他们的动作发展更为灵活自如,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增强,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环境和作息制度,掌握了一定的社交经验,不再像以前那样胆小,敢于探索周围的事物。
幼儿中期的思维特点表现为具体形象。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依赖于实物的具体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例如,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实物来计数或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但在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难。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思维活动中,也在注意和记忆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4-5岁的幼儿开始能够接受任务。他们理解任务意义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在实验室环境中,相较于3岁的儿童,4岁的儿童更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应。
幼儿中期的孩子初步具有规则意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够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不在教室大声喧哗、进餐前洗手等。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尤其是对提高游戏水平有重要影响。
4-5岁的幼儿开始自己游戏,并结成伙伴关系。他们不仅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分配任务、安排分工。与此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更多地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和共同活动。尽管这种伙伴关系还不稳定,但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