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新闻时,“边际效应”“边际递增”“边际递减”这些词汇常常出现。之前对这些概念感到困惑,不明白“边际”到底指的是什么。在读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后,才豁然开朗。原来,“边际”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边际效用就像是你非常饿的时候吃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包子,或者是你一直享用的家常饭、日常喝的水。比如你极度饥饿时,买了一元钱的包子。第一口下去,幸福感瞬间爆满。吃完一个,饥饿感稍微减轻,但还未完全消除,于是你又买了一个。你会发现,第二个包子所带来的满足感已经不如第一个,这时候边际效用开始发挥作用。随着包子的继续摄入,你对包子的渴望逐渐减弱,甚至不愿再花费一元钱购买。吃包子所带来的幸福感几乎消失,这正是边际递减定律的体现——每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新增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理解边际效用后,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提升生活幸福感。以早餐为例,当你觉得多吃包子无法增加幸福感时,可以选择用买包子的钱去买杯奶茶,奶茶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比多吃一个包子要强烈。或者,将日常消费的资金储蓄起来,购买价格昂贵但具有独特价值的商品,如钻石包包,相比持续购买低价、同质的商品,这样的包包能带来更持久、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学习方面,边际效用同样可以调整学习节奏和目标。比如从60分提高到80分的过程相对轻松,付出的努力能迅速带来显著的分数提升,此时边际效用较高。然而从80分向90分提升时,难度加大,每提高一分都需要更多努力,结果提升却逐渐减少,边际成本上升而边际效用下降。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会在这个过程中权衡利弊,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追求最大程度的进步。
生活中的各种决策都受到边际效应的影响。无论是消费选择还是学习投入,我们都在遵循边际平衡的原则,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边际平衡的高手。这些看似深奥的概念实际上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