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朝以来,江南地区一直是最繁荣富饶的地方。那么,江南最繁荣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在近代上海崛起之前,这个地方一直是苏州。苏州的核心区域,自古就有着“吴县”的盛名。
说到“吴”,它已经成为江南地区的代名词。以“吴”作为县名,足以彰显其在江南地区的中心地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吴县,作为会稽郡的治所。历经唐、武周时期的变迁,吴县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是望县,享有极高的地位。
清朝的《苏州府治图》描绘的便是这片繁荣之地。唐末时期,吴县归属吴越国,随着苏州的管辖。到了后梁三年(909年),从吴县拆分出了县。
在明清时期,吴县更是成为苏州府的“附郭县”。由于苏州府的繁荣,出现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奇观——三县共治一城。雍正二年(1724年),因长洲县人口众多、赋税繁重,于是从其南部设立元和县。于是,元和县(东南)、吴县(西南)和长洲县(东北)三县共同治理同一座城市。这三个县的县城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苏州城。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了民国元年(1912年),长洲县和元和县被撤销,并入吴县。此时的吴县再次成为苏州府的府城。在1912年1月1日至9月24日期间,吴县甚至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此后,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划分和合并,吴县的地位不断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从秦朝秦始皇设立吴县开始,直至清末,吴县一直是重要的行政中心。会稽郡、吴郡、吴州、苏州、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等治所均设在吴县。而后续的长洲县、元和县以及苏州市区等都是从吴县分出来的。可以说,吴县是苏州的“母亲”,也是江南第一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