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老式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竹蜻蜓:传统儿童玩具的现代科技诠释

这一经久不衰的小玩具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甚至大学生也为之着迷。在今年的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中,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几位本科生通过对这一传统玩具的实验研究,荣获了一等奖。

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作为我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主要赛事,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次竞赛中,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共有122件作品被评为第五届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奖。这个平台让全市大学生得以分享物理创新成果,交流创新经验,激发创新热情。

参与研究的大二本科生陈思安表示,他们运用了分子动理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叶素理论等,对竹蜻蜓的受力形式进行推导。通过数值求解和仿真,再结合3D建模设计多种参数不同的竹蜻蜓进行实验。理论和实验都发现了一些最适参数和运动规律。这些研究能制作出飞得更高更久的竹蜻蜓。

除了竹蜻蜓,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此次竞赛中还有其他新奇的研究。例如,《一种同极电机——旋转磁铁的研究》,该研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设备如磁铁、电池和铝箔纸制作简易电动机,不仅为中学物理电磁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丰富了日常科普项目。凭借这些理论和实验创新研究,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本次竞赛中创下了新的佳绩,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和“优秀奖”。

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展示了传统玩具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物理创新的热情和才华。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新重庆客户端APP。(完)


老式竹蜻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