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中江畔是什么意思

江畔独步寻花中江畔是什么意思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大约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天创作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一首。在此之前的一年,杜甫在西郊浣花溪畔建立了自己的草堂,春暖花开的季节,他独自漫步于锦江江边赏花,由此产生了这组诗作。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又被世人尊称为“杜工部”、“杜少陵”等。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出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字词解释】

江畔:指的是成都的锦江岸边。

独步:独自一人散步。

困倦:疲倦困乏。

一簇:一丛,一簇。

无主:没有主人。

黄师塔前的锦江春水向东流淌,春光明媚让人微感困倦,诗人倚着春风,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刻。旁边有一丛无主的桃花盛开,诗人在思考是更爱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花朵。

【深度解读】

《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在成都时期所作的一组诗歌中的一首,表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向往。微风、春花、江水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诗人倚风思索的情景,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解答】

1. 诗人为什么会“倚微风”?

答:诗人倚微风是因为春风的柔和与温暖使他感到舒适与陶醉。这里将微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春风相伴相亲的情景。


江畔独步寻花中江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