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寿和茶寿各指多少岁

米寿和茶寿各指多少岁

现今人们谈论年龄,常常直言不讳,如1岁、10岁、40岁,简洁明了。这种方式似乎缺少一种“韵味”。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描述年龄的呢?许多古时的称谓我们至今还能听到,而有些已经鲜为人知。

对于幼年期,古人有不同的称谓。小儿初生之时,被称为“度”;婴儿出生三日,称为“汤饼之期”;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作“赤子”或“襁褓”;婴儿学语之时,也就是1岁左右,被形容为“牙牙”;而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就是2—3岁的儿童,被称为“孩提”。

男孩和女孩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男孩8岁,女孩7岁时换牙,这个时期的孩子们被称为“始龀”或“龆年”;而九岁的孩子被称为“九龄”或“指数之年”。

对于少年时期,12岁的女孩被称为“金钗之年”;十三四岁的少年被称为“总角”;而女子在豆蔻年华,也就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时候,被赞誉为“豆蔻”。

至于青年时期,男子在弱冠之年,也就是20岁时,被视为成年,但体尚未壮,故称为“弱冠”。而女子在桃李年华的20岁和如花似玉的花信年华的24岁,都充满青春活力。男子在而立之年也就是三十岁被认为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中年和老年的人们,古代的称呼如半百(知天命)、耳顺(花甲之年)等也富有深意。至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受到尊崇的称呼如伞寿和中寿等。百岁高寿则被称为期颐。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如茶寿(指一百零八岁)和双稀(指一百四十岁)。这些称谓充满了文化底蕴和敬意。


米寿和茶寿各指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