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9天,练字并背诵古诗《游子》。
这是一首描绘母子深情的古诗,表达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深深情感。当儿子远离家乡,母亲便会倚门凝望,期盼着儿子平安归来的身影。她对儿子的思念和担忧深如大海,心中所想的只有儿子的安危与福祉。诗句“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生动地描绘了母亲的期盼与忧虑。尽管萱草花开得再美,但在母亲的眼中,只有她思念的游子的身影。她种植萱草,也许是为了给远方的儿子欣赏,然而儿子却未能归来,只有花儿独自盛开。
当我们读背这首诗时,应该深深感受到母亲的思念和担忧。在外打拼的我们,一定要时常回家看望母亲,多陪伴她,让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温暖。不要让母亲在无尽的等待和期盼中度过每一个日夜,别让她的思念和担忧成为无尽的煎熬。
古诗《游子》由唐朝诗人孟郊所作,这是他第三首被我背诵的诗。诗中通过萱草、游子、慈亲等元素,生动表达了母亲的深情和对儿子的思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母亲的恩情,常回家看看,陪伴她度过每一个温馨的时光。
注释: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具有细长的叶子和红色的花朵。在古代,北堂是主妇居住的地方,并且常常种植萱草,因此“萱”成为了母亲的代称。
诗意:
萱草生长在母亲居住的堂屋前的台阶上,而游子的心却漂泊在远方。慈祥的母亲倚靠在堂屋的门边,盼望着儿子的归来。她的心中只有对儿子的思念,却无暇顾及萱草是否已经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