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了能放大悲咒吗

老人走了能放大悲咒吗

清晨的宁静遭遇“热闹出殡”

城市在凌晨五点还未完全苏醒,大多数人还在沉睡。突然,“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这份宁静。伴随着铁炮声、喇叭声,还有从劣质音响中传出的《大悲咒》,仿佛无数钢针直刺人的耳膜。这种声音不仅惊醒了熟睡的婴儿,也让老年人的心脏承受不住。七旬老人捂着胸口寻找降压,上班族顶着黑眼圈抱怨连连,关闭窗户——这不是灾难片的场景,而是某些地方的“出殡仪式”。

我们都知道,红白喜事讲究的是“体面”,但这种体面并不是通过比谁的喇叭更响、谁的鞭炮更能震撼整个楼房来体现的。尽管老人们常说“死者为大”,但在大半夜里折腾邻居,让活人也跟着遭,恐怕违背了“入土为安”的初衷。如今城市高楼林立,即使隔音效果再好,也难以抵挡“声波攻击”。你家办丧事的喧嚣,可能会让其他家的老人和孩子心悸失眠。这样的送终方式,更像是用噪音“折磨”整栋楼。

文明并非丢弃传统,而是让传统以更温柔的方式呈现。用一束鲜花代替鞭炮,一个深鞠躬代替喧哗,以静默的方式尊重逝者的尊严,同时也顾及邻里之间的情感。在这个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里,尊重他人的睡眠比任何形式的“热闹”都更有意义。下一次办理白事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如果躺在棺椁中的是自己,我们愿意用一场噪音污染来打扰整个城市吗?让我们共同守护城市的宁静,让传统以更文明、更温暖的方式延续。


老人走了能放大悲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