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1月12日的“江山如画”全媒体福建采风活动中,记者团漫步于泰宁古城,品味擂茶,观赏非遗项目,见证了这座明清古城的发展变迁。在尚书街巷里,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接触鱼子灯、竹编、棕编等非遗展示,并有机会亲自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到“非遗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来到普通人身边”。
为了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泰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非遗文化。古城内的乡村非遗博览苑、尚书第、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红军街等资源被整合成线,打造了一条以“古城探寻泰宁文风,守望千年文化遗产,赓续红军精神血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路线。
近年来,泰宁县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打造“泰宁晚茶”品牌、建设古城特色主题馆、“福”街等活动,进一步激活古城夜经济。尚书第建筑群作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的府邸,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尚书街的核心区范围已经扩大,通过各种措施对古城建筑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
为了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泰宁县采取了“认”与“养”分离的形式。先确定场馆主题后,由认领单位交与第三方运营养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城活化利用,通过与文旅产业的结合,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让古城焕发新活力。目前,全县9个乡镇已经认领了古建,植入各种业态,打造出了各自的产业名片。这些努力让泰宁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