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是清朝才子蒋士铨感念母爱的深情之作,其中的一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深深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当黄品源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响这首诗,也唤起了许多人的回忆,其中撒贝宁曾在大学时因忘记与母亲的约定而愧疚大哭。
对每一个孩子而言,母亲就如同生命中最伟大的英雄。她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愿陪伴她变老。
听完这首歌,许多人都被深深打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有母亲的地方,那里就是真正的家。
蒋士铨的这首诗,背后隐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位才子早年家境贫寒,但母亲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坚持教育他,辅导他成才。母亲的不懈努力和教导,成就了蒋士铨这位文学巨匠。
当蒋士铨在外游历、诗名渐扬之际,始终牵挂家中的亲人。年终前夕回家时,看到母亲为他缝制的寒衣和家书,他深感母爱之深、亲情之浓,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岁暮到家》。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句诗,更是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母亲关心孩子的每一个细节,而游子却常常无法陪伴在身边,只能默默承受思乡之苦和无法尽孝的愧疚。
黄品源的演唱,唤起了大家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有些人回忆起童年时母亲在油灯旁为他们缝制新衣的情景,有些人则想起自己因忙碌而忽视母亲的瞬间,深感愧疚。
母爱是沉默又温柔的,她将关心融进日常的生活中,将爱意融入每一顿饭中,将思念化作时时刻刻的牵挂。她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孩子的变化,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如今,当我们长大,母亲却已白发苍苍。愿时光温柔以待,让我们能陪伴父母慢慢变老。愿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团圆的幸福,子欲养而亲犹在,便是我们莫大的幸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铭记母亲的恩情,珍惜与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编辑 崔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