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符号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符号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一般采用边长为150毫米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尺寸,以评估其抗压强度。参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这些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即在温度控制在(202)℃且相对湿度超过95%的环境中养护至28天。之后采用标准测试方法测量其极限抗压强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则是根据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来确定的,通常使用符号C加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以N/m㎡或MPa为单位)来表示。

①针对施工现场,需要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种类、添加剂及对混凝土性能的需求来定制具体的养护方案,且必须严格执行该方案规定的养护制度。

②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浇水、覆盖保湿、喷涂养护剂以及在冬季采用蓄热养护等。对于混凝土构件或制品的生产,可以选择蒸汽养护、养护或潮湿自然养护等方法。所选择的养护方法必须满足施工或生产养护制度的要求。

③对于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其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7天。如果混凝土掺有缓凝型添加剂、有抗渗需求或高强度要求,那么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若使用真空吸水的方法,可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使用养护剂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工艺。若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严密覆盖,确保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在养护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的温差也不应大于20℃。

⑤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此时不宜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应当采取其他有效的养护方法,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