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广东还是酷热难耐,转眼间这周天气就发生了巨变,降温加上倾盆大雨,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冰雹。这种湿冷的天气,寒气和湿气联手侵袭,就像给身体裹上了一层湿冷的毯子,让人浑身沉重、手脚冰凉,特别容易出现寒湿困体的状况。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医生,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在冬末春初排除寒湿。
PART 1: 寒湿的自我判断方法
通过观察舌头,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寒湿。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厚;清长无异味,不成形,容易腹泻,尤其是吃油腻食物后更加明显。偏淡,清稀如水。寒湿内阻还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或麻木感。
PART 2: 寒湿致病,易伤人阳气
寒湿属于阴邪,容易伤人阳气。《温病条辨》中提到:“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寒湿最损伤的阳气。一旦身体阳气被寒湿所伤,整个身体代谢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导致各种病症的出现,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病毒的侵袭。具体表现为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等。
PART 3: 内外兼具排寒湿
想要杜绝寒湿缠身,可以采用泡脚和食疗的方法。艾草泡脚可以驱逐一切寒湿瘀毒,促进身体代谢和寒湿之气。另外推荐一款膳——生姜砂仁茶,材料包括砂仁、陈皮和生姜,具有温化寒湿、醒脾开胃的功效,适合寒湿人群饮用。
泡脚小贴士:
选用木桶泡脚容易保温。
水温由低到高,逐渐加温至舒适的温度,约38-43℃,泡到全身为止。
泡到微微出汗即可,证明经络贯通。
泡脚最佳时长为15至20分钟。
若没有艾草,也可用生姜或老姜代替。
面对湿冷的天气,我们要注意保护身体阳气,避免寒湿侵袭。通过黄医生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如何在冬末春初排除寒湿,希望大家能够健康度过这个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