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万个立体书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全过程

近日,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大四学生杨文建以原创作品“侗天福地”文化立体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关于文化传承的热烈讨论。这部凝聚了他半年心血的立体书,通过360度等距可旋转结构,生动展现了侗族文化的精髓。

身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我,在杨文建的作品中看到了对文化自信的体现。他巧妙地将侗寨鼓楼、戏楼寨门、节庆等元素浓缩于书中,每个立体场景都配备了详尽的文化注释,仿佛打开了一部跃然纸上的侗族文化宝盒。

杨文建的创作灵感源于他成长的环境,出生并成长在充满风情的贵州凯里,那里鼓楼林立,节日丰富热闹。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让他有机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侗族文化,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最终,他在22张精心制作的木质书页上,构建了一座微型侗族文化展览馆。轻轻拨动书页,侗寨画卷便徐徐展开,鼓楼飞檐下的侗家姑娘正在吟唱大歌,芦笙的悠扬声音穿透历史。每个立体场景都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杨文建表示,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侗族大歌、风雨桥、鼓楼就是他们的历史。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助力优秀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