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项研究使用了升级后的巨米波电波望远镜,对红移在0.74至1.45之间的7653个恒星形成星系进行了观测。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星系中的原子氢总量相当惊人,其平均总质量甚至可能超过恒星的平均质量,这无疑为恒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燃料。
红移现象在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当红移发生时,光源远离观测者运动,导致观测到的电磁波谱发生红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光谱的谱线会向红色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科学家们通过测量红移来了解星系的物理行为以及远离我们的距离。此前,我们对红移大于0.4的星系知之甚少,但这次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研究团队发现,原子氢为这些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燃料,然而观测到的原子氢质量仅能维持约10亿至20亿年的恒星形成速率。这意味着红移为1的星系中的气体可能不足以维持高恒星形成速率。这一发现对我们理解恒星演化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完善这一领域的知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注: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如涉及权属问题请联系原作者进行更正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