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七零后的我们,大都曾唱过那首《橄榄树》,那时候我们还不懂“故乡”的深意,只知自己仍待在家乡。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逐渐长大,步入异乡谋生,甚至扎根他乡。蓦然回首,我们已离家远行,故乡变成回忆中的一抹影像。
年少时听歌,我们并未领会其中的深意,如今再听已是曲中人。有时候听到熟悉的旋律,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悲伤,甚至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成为了流浪的人,不知何时是归途。
逐渐步入五十岁的我们,面对镜子,看到皱纹悄悄爬上脸颊,白发也开始冒出。都说岁月无痕,但为何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如此心酸的痕迹?
我们走过漫长的路,但心始终牵挂着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儿时的乐园:一座村庄、一条小溪、一片稻田、一块菜园……还有母亲的呼唤,那是最美的声音,触动心灵的声音。
还记得小时候捉鱼的情景吗?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拿着渔网,提着水桶,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进溪水里。溪水着脚丫,冰凉的感觉。小鱼误打误撞碰到脚踝,却难以抓住。
放牛的日子也令人怀念。把牛牵到田野里,绿意盎然,野花盛开。下雨时,湿冷的感觉让人难忘。那时候放牛也是一项“工作”,家家户户靠耕牛犁地。
小时候的游戏也令人难忘。折成“四角板”,和伙伴比拼;找一根青藤当跳绳;还有打“水漂”,寻找一块扁平的小石头,斜着身体一扔,让石头在水面上漂起来。
家里的狗也是难忘的记忆。它是看家护院的高手,但在我们眼中,它是朋友,保护我们,听从指挥。带着狗出门,神气活现。
想起那些父母给了一巴掌的日子吗?那时的我们调皮捣蛋,不爱学习。拿到成绩单的那天,父母的一巴掌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那时候的我们,读书是通往好生活的最好出路。
人生路漫漫,但我们仍要继续前行。身在异乡的我们,是否仍在南方的工厂里日夜加班?坐在流水线上,必须保持精神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是否感到收入不足?但不敢轻易跳槽,因为和技能的局限。
身在内的我们,是否感到发展空间有限?看着第一批70后面临退休,我们感到压力倍增。买房、创业的压力让我们负债累累。在大城市里,我们追求生活的梦想,却发现压力巨大。
回到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得以短暂停留。门口的路变成了水泥路,装了路灯;河道有的变了模样,有的却荒芜不堪。田野也逐渐荒芜,看不到一头牛,只剩下野草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