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文主要讲述了歇后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丰富了汉语词汇,并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歇后语及其解释。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属于熟语的一种。它常常以简洁的形式传达丰富的意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歇后语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在意义理解上需要注重整体性。
为了更方便大家使用和理解,这里列举并解释了部分歇后语的含义:
1. 脖颈上磨刀——极度危险,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2. 城隍庙里卖假——欺骗他人,哄骗别人上当。
3. 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形容形势非常紧张,随时可能爆发严重事件。
4. 打横切莲藕——多心,形容人疑心重或用心不纯。
5.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好人,形容错怪无辜的人。
6. 道士进庙——走错了门,形容或方法不当。
7.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对某事完全不理解或毫无头绪。
8. 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形容行为肆无忌惮,无法无度。
9.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形容伪装善良而实则包藏祸心。
10. 景德镇的大窑——净瓷(词)儿,形容词汇丰富。
接下来的是一些其他的歇后语及其解释:
11. 砍柴人下山——担薪(心),形容操心或放心不下。
12.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形容不必要的担忧或忧虑。
13. 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来——装仁(人),讽刺假装好人的人。
14.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形容总是失败或赢不了的情况。
15. 腊月里萝卜——冻(动)了心,形容思想或感情发生变化。
16. 癞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形容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抱有幻想。
17. 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讽刺过分斟酌字句的行为。
18. 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形容话中有话或话题外还有话题。
19. 蚂蚁尿到书上——湿(识)不了两个字,讽刺识字不多的人。
20. 木头眼镜——看不透,形容看不清人或事物的真相。
21.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形容事情结局如何还需等待观察。
22.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形容胆子非常大。
23.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形容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24. 青蛙跳井——扑咚扑咚(不懂不懂),形容不了解或不知道某事。
25.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形容人离开后再不回来。
26. 山头上——站得高响(想)得远,形容眼光远大,有远见卓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