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两位奶奶又有什么新鲜菜呢?
在杭州复兴东苑的小区门口,临近中午时分,这里依然热闹非凡。进进出出的居民们时不时停下脚步,光顾这个小区门口的“迷你菜铺”。这个菜铺虽然简陋,只是两张蛇皮袋往地上一铺就开张了,但上面摆着的蔬菜却十分新鲜。
摊主是两位慈祥的奶奶,冯奶奶和陈奶奶。她们一早从乔司赶来,这些菜都是她们自己种的。
冯奶奶稍微胖一些,今年69岁。她挑着两个箩筐,里面装着四五十斤的蔬菜。从公交站到这里还有一段距离,冯奶奶挑得有些吃力,但她笑着说:“哎呀,现在年纪大了,力气不如年轻时了。我四十来岁的时候,能挑150斤呢。”
冯奶奶说自己已经二十多年在杭州城里卖菜了。“最开始我在南星桥这片卖过菜,后来这些地方搬掉了,我就跟着村里的人又来这里了。”她三年前开始在这里摆摊,每周都会来两三次。她家里有四亩多地,其中一部分种着柚子,另外一亩多地则用来种蔬菜。
陈奶奶比冯奶奶还要大几岁,今年已经74岁了。她今天也是早早地出发,6点从家里出发,8点左右就到了这里。两位老人家是一个村子的邻居。她们并不是每天都来卖菜,卖什么菜也没有固定计划,一般都是根据季节和家人的口味来决定种什么菜。
当冯奶奶到达时,陈奶奶的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她热情地介绍着剩下的蔬菜,向居民们推荐新鲜的辣椒和小青菜。很多居民大概都知道这两位老人家习惯收现金,所以大多会准备零钱来支付。不过陈奶奶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虽然用的是老年手机,但当有人提出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时,她神气地拿出了收款码。
无论是扫码支付还是现金交易,两位老人与小区居民相处得非常融洽。如果有居民提出差个一两毛钱找零,她们就会顺手拿一把豆角或几根辣椒来抵。路过的小朋友会热情地打招呼,年纪更大的奶奶也会关心地询问她们的近况。
这两位奶奶一般要到下午三点左右才回家。其实她们并不缺钱花,种菜卖菜只是她们的爱好和习惯。冯奶奶说自己家里条件不错,儿孙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她们喜欢攒钱,但并不只是为了生计而卖菜。陈奶奶笑着说:“我就是喜欢卖菜这份自由。”
虽然年岁已高,但两位奶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她们与小区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卖菜还是与居民交流,她们总是充满热情和耐心。这种热情和耐心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