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

承载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的讨论,但有些朋友可能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太清楚。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优劣,我们需要先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顾名思义,是指车身负责承担所有零部件和系统的载荷。这种车身结构采用镀锌薄钢板制成,通过机器裁剪和冲压形成各个部位的车身组件。然后,这些散件会被焊接成一个笼状的车身结构。

在这个笼状的车身上,所有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悬挂、油箱、座椅、仪表盘等都会依次安装上去。当所有零部件都安装完毕后,一辆车就完成了组装。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则是指车身不承担载荷。它的前期生产与承载式车身相似,也是由薄钢板冲压成各种车身组件,然后焊接成完整的笼形车身。但不同的是,在非承载式车身上,车门、大灯以及车厢内部部件是安装在车身上的,而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等主要部件则是安装在一个单独的汽车大梁上。

在生产线上的另一条生产线上,工人们会将这个大梁与车身通过起重机进行组合,然后固定好螺丝,接好控制机构和线路,一辆车就生产完成了。

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比较

那么,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更好呢?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技术含量

承载式车身在设计和技术要求上更为复杂,因为它需要确保整个车身的强度并安装所有零部件。相比之下,非承载式车身的制作相对简单,主要依靠一个结实的大梁来支撑。从技术含量上看,承载式车身更具先进性。

2. 安全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承载式车身可能更安全。承载式车身可以比作一个易拉罐,而非承载式车身则是一个放在铁架子上的易拉罐。在碰撞时,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但也可能导致更大的冲击力传递到车厢内。在翻车等情况下,承载式车身由于更轻且设计合理,可能具有更好的表现。

3. 舒适性

关于舒适性,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承载式车身由于整体性好,行驶更加平稳,震动和噪音抑制得更好。而非承载式车身虽然重心较高,行驶稳定性略差,但其坚固的底盘也能带来一种独特的驾驶体验。

4. 经济性

从经济性角度来看,承载式车身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它更轻,风阻更小,更省油。而非承载式车身由于增加了大梁的重量和车辆重心的高度,可能会更耗油。

家用车更倾向于使用承载式车身,而非承载式车身则更多地用于越野车、载货为主的皮卡车和大货车等。选择哪种车身结构取决于车辆的用途、个人喜好以及预算等因素。


承载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