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打造广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能在实际工作中“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的高质量毕业生?又如何开门办学、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为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吉林医学院展现了其创新的工作思路和顶层设计。自2022年以来,学校积极推行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教师进企业的“双百双进”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内涵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实施“校企专家互聘”计划,聘请了百余名吉林省内医企业的高管和技术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和创业导师。这些专家不仅参与教师培训、学生指导以及课程教学,还促进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学校选派的博士教师被聘为省内企业的“科创专员”,利用他们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解决生产难题,并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提升教学能力。
在“创新平台优化”计划中,学校集结了校企的科研人才和高精设备,共同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并开放科研实验中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根据企业需求,学校整合博士教师资源,加强研究团队的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明确方向。
“成果转化促进”计划则着重于激发博士教师的潜能,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从联合研究、技术咨询向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拓展。学校还建立了项目孵化机制和问题攻关库,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博士教师与企业对接,参与技术路径的优化和生产环节的改进。
在“实践技能强化”方面,学校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业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大校内外实训中心的建设力度,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企业专家指导实验课,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学校还实施了“人才需求定制”计划,作为吉林省高校医健康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的牵头单位,整合校企资源,服务吉林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校企融通和产教融合。“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则通过提升人才供需交流效率,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学校还积极开展“优秀人物励志”计划,企业代表和优秀博士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事迹,激励学生明确目标、坚持不懈。
自“双百双进”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吉林医学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多地医健康产业机构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和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开设企业定制班并获得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等。这些成果证明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双百双进”行动的有效性。(金连海、郭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