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见证了白居易的足迹和才情。他的诗篇《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几乎人人皆知,但却并非众所周知的是这片土地与白居易的深厚渊源。
白居易,这位被称为“诗魔”的唐代大诗人,曾在千年之前躲避战乱,寄居于此,将宿州作为他的第二故乡。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宿州召开首届白居易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现场,白居易AIGC画像首次发布,让人们感受到古今对话的穿越感。《白居易诗词中的宿州地名考证》等课题的发布,更加深了宿州作为白居易文化高地的地位。宿州还策划发布了16个与白居易相关的文旅项目,积极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商,力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宿州正在系统地发力讲好白居易的文化故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其独有的财富和灵魂,是市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所在。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既能实现历史资源的当代转化,又能为城市竞争注入差异化动能。
白居易的符离情,是那段历史的见证。白居易的诗歌,记录了他眼中的宿州,也记录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宿州新汴河景区东林草堂,是白居易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承载着白居易的诗情画意。
宿州如何传承守护深厚文化?通过本次诗词,宿州正式发布“跟着白居易游宿州”二日游精品线路,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白居易的符离情和宿州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发布的还有《白居易诗词中的宿州地名考证》等课题研究成果,从文化内涵挖掘、民俗体验打造、品牌形象塑造等多角度助力构建“诗韵宿州”文化新图景。
除此之外,宿州还发布了多个文旅项目方案,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商。其中,宿州白居易文化旅游度假区以白居易生平轶事为核心IP,融合宿州地域文化与唐宋文化,打造全时体验的旅游度假区。运河非遗小镇项目则依托新汴河景观带,打造非遗活态传承基地。
城市打“诗人牌”,背后是对文化的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通过挖掘与古代诗人的关联,城市可以唤醒市民对本土文化的集体记忆,增强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软实力。这也体现了城市对差异化发展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探索。
历史资源的当代转化是一盘大棋,需要我们持续努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城市像宿州一样,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文人墨客通过他们的作品,为城市文化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