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曾经陪伴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物品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永远留在了它们所属的时代。例如那个形状类似“铁锅”的卫星信号接收器,曾经让众多家庭沉浸在电视节目的欢乐中,而现在却早已被机顶盒所带来的稳定传输所取代。
机顶盒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电视的重要辅助设备,它的存在让我们能够观看更多的电视直播频道。机顶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欧美,最初主要是为了方便欧美电视台进行精确收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顶盒的功能也逐渐升级,可以通过接收信号,呈现出高清的电视节目画面。这一功能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熟悉的设备。
在80后的记忆中,看电视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需要和家人、兄弟姐妹争夺遥控器。而在90后的记忆中,看电视是一种期待,精彩的电视剧和动漫是每天放学后的最大盼望。随着手机、平板和电脑的普及,电视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即便是在期间号召大家减少外出的特殊时期,电视的平均开机率也不足30%。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手机投屏、网络电视盒子等娱乐设备观看节目,机顶盒的作用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相较于网络电视盒子,传统的机顶盒常常受到画质不佳的诟病。很多电视台,包括台在标清频道播放的都是720P画面,这在流媒体平台中是最普通的画质要求,很难满足现代观众对于高清画质的追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电总局于2020年12月7日发布了《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逐步关停标清频道,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发挥家中电视高分辨率的优势。
那么,通过机顶盒观看的高清画面与流媒体平台的高清画面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差别在于码率。码率越高画面越清晰,文件体积也就越大。机顶盒的传输渠道通常是全电缆网络或光纤/同轴混合网,传输质量高、速度快,能够呈现出更清晰、更流畅的画面。除此之外,机顶盒也在不断地升级过程中,支持视频点播、网络浏览等新功能,虽然目前的体验一般,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广电总局改善画面质量的举措是为了推广高清以及4K画质,完成现代传播格局的重构,重新点燃人们对电视的热情。面对资源更丰富、娱乐性更强的电视盒子和游戏设备,机顶盒想要焕发第二春并不容易。但无论如何,它的不可替代性仍然不容忽视。
至于电视的开机率问题,除了电视厂商和电视盒子的努力外,还需要年轻人意识到碎片化学习和娱乐远不如安静地看完一部电影来得舒适。只有当年轻人重新找回对电影的热爱和兴趣时,电视才能走出寒冬迎接新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