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舞和Urban到底有啥不同?揭秘舞蹈界的两大流派!

编舞和Urban到底有啥不同?揭秘舞蹈界的两大流派!

在广州的某所校园内,每逢开放日或体艺活动期间,街舞社团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他们的舞步热烈动感,节奏把控得当。这些街舞小达人是校园内最有活力的一群“实力担当”。

在这背后,他们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收获的是欢笑和支持。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街舞是否为他们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南方都市报、N视频、南都校探特别策划的《Tong学来跳舞》栏目,邀请了三组来自广州不同中学的学生,他们怀着同样的热爱,讲述与街舞之间的故事。

前广东实验中学D-Force街舞社前任社长陈希贝分享了她的舞蹈人生。她接触舞蹈已有十多年,从小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尝试了舞和街舞。街舞成为了她内心由衷的热爱。在学业上,她始终保持中上水平,街舞成为她全面发展的其中一条路。面对学业和兴趣之间的平衡,陈希贝学会了有效管理时间,她在练舞时专注舞蹈本身,学习时则全身心投入。带领社团参加比赛的经历让她难忘,最终带领团队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中会自选街舞啦啦操项目第一名。陈希贝希望通过舞蹈传递快乐和正能量。面对网络争议,她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坦然面对。街舞带给她自信和力量,让她面对困难更加坚强。

接下来是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职部)学生姚菲仪的故事。她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多种类型的街舞,并在Hip-hop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作为现任街舞社社长,她不仅坚持自己的热爱,还带领更多同学一起舞动。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成员们感受到跳舞的快乐。在禁毒街舞大赛的备赛过程中,她们面临诸多挑战,但团队的凝聚力和友情让她们克服困难。姚菲仪希望将爱好与学业相结合,在幼师专业提升技能的同时继续追求街舞梦想。

最后是李承宗的故事。他曾因性格内向安静而开始接触街舞,如今已成为亚洲街舞冠军。他经历了从兴趣到专业的转变,面对艺考集训的痛苦和挑战,他坚持不懈,最终站在了国际赛场上的最高领奖台。舞蹈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现在,他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带着自己的舞蹈作品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这三组同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业与兴趣不是矛盾的存在。他们通过高效管理时间,让学业与爱好相互促进。街舞不仅带给他们健康和自信,还了他们坚持和团队合作。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坚持的意义,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点燃对生活的热爱。南都记者的采访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激发了我重新拾起小时候的热爱。统筹和采访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我们呈现了这群活力四射的同学们的故事。


编舞和Urban到底有啥不同?揭秘舞蹈界的两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