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人静加班时,耳畔突然响起阵阵“电流声”。在焦虑失眠之际,耳边仿佛有永不停止的“蚊子嗡嗡声”。甚至在白天时,右耳也会传来持续的“蝉鸣”。据统计,我国耳鸣患者已超1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人在遇到耳鸣时,首先想到的是“肾亏了”,于是纷纷尝试枸杞泡水、六味地黄丸等补肾方法,但症状却反而加重。
其实,中医典籍早有明示,耳鸣是身体发出的“多器官警报”,牵一发而动全身。耳鸣并不等同于肾虚!中医认为,耳朵是五脏六腑的“声音接收器”,是“宗脉之所聚”。耳鸣本质上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从整体进行辨证。除了常见的肾虚耳鸣,现代人更可能遇到的是以下三种脏腑失调导致的耳鸣,需警惕器质性疾病风险。
一、脾胃失调
脾胃失调的核心病机在于脾胃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耳窍失养。《黄帝内经》言“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典型表现包括持续性低频嗡鸣,如机器轰鸣,劳累后加重,伴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以及贫血患者常见此类耳鸣。调理要点包括食疗、优先排查缺铁性贫血、低血压等。
二、肺与大肠问题
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外邪侵袭或吸烟久坐可能导致耳窍经气不畅。典型表现包括耳鸣随感冒或鼻炎发作加重,干结时耳鸣明显,以及吸烟者的血管性耳鸣。调理要点包括迎香穴和肺俞穴,必须排查突发性耳聋(72小时内就医)。
三、肝胆火旺
肝胆火旺的核心病机在于肝郁化火,胆经上扰耳窍。典型表现包括情绪波动时的高频尖鸣(如蝉叫),伴随口苦、偏头痛、凌晨1-易醒,以及焦虑症患者耳鸣发生率提升。调理要点包括饮用菊花决明子茶,忌辛辣酒精,危险信号是单侧搏动性耳鸣需排除听瘤。
当耳鸣出现单侧耳鸣或搏动性耳鸣、耳鸣伴随突发眩晕或听力骤降等特征时,可能提示存在器质性疾病,需立即就医排查。不同脏腑失调引发的耳鸣具有独特的“声音密码”和伴随症状,包括肾虚型、脾胃型、肺系型、肝胆型等,可以通过自查方法判断。
在自我调理方面,可以提供脾胃调养法、肺系养和肝胆疏通法等方法。同时强调,耳鸣初期多为实证,不宜贸然服用补,过度依赖滴耳液也无法解决问题。建议在高噪音环境下使用防噪耳塞,长时间戴耳机应遵循“60-60原则”。
最后强调,耳鸣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与其焦虑寻找“万能”,不如静下心来倾听身体的诉求。当身体经络通畅时,那些恼人的“背景音”自然会归于平静。
本文来源:广东卫生信息,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