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了追求和喜爱,每个人皆有追求美好的权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美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仅体现在外在,更蕴含在内在之中。也正因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不同,儒家与纵横家产生了分歧。儒家更重视内在的美德,因此他们通常直抒胸臆,以真诚待人。但讲真话有时也容易得人。
相比之下,纵横家更注重外在的表现,他们更擅长用圆滑的语言去与人沟通。虽然这种方式有时显得肤浅,但却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如果说话不得体、过于直接或自我,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孤立。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
我们有时也不得不选择说些漂亮话,让人不讨厌,甚至让人感到快乐。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世俗对于高情商的一种理解。
鬼谷子纵横学里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叫做“饰言”,即修饰语言。有人将其理解为花言巧语,这确实是一个准确的概括。
饰言不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态度。鬼谷子对于饰言的定义是: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也就是说,说话时要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增减,以达成预期的效果。
有人可能会对此深恶痛绝,认为纵横家在选择说真心话和说好听话之间,选择了后者就是欺骗。比如韩非子就对此深表不满,他认为臣子不应该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君主。
但鬼谷道阿信认为,这其实是对人性的误解。领导们往往喜欢被认同、被赞美,所以下级才会选择顺从、巧言令色。虽然这样做不够仁义,但在职场中,这是身不由己的。
说到“顺”,就不得不提鬼谷子提倡的“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的说话规则。这意味着说话要先暗中揣度,做事要顺应人心。鬼谷子认为,多说好听话比说真心话更重要。
这也导致纵横家被儒家所排斥,被视为“五蠹”之一。但即使如此,纵横家的存在仍然有其合理性。有时候,为了、为了生存,学会圆融、顺从是必要的。只有明白自己是小人物、体会弱者的难处的人,才能深切理解这一点。同样地,如果想、为人处世,最好遵循“顺”字诀。总有人想成为霸道总裁、颐指气使他人。但实力不允许时,我们只能先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争取机会。现实世界的残酷并不需要我们去论证,鲁迅早已为我们描绘得十分清晰了。王阳明曾说君子“好好色”,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和动听的语言;讨厌丑恶的事物和刺耳的声音也是人之常情。历史上的乾隆皇帝也曾批判花言巧语之人却在现实中容忍了身边的人之实。因此现实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享受生活之前首先要学会生存如何做到呢?不妨试着学会用修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学会圆融地与人交往这样人生路会走得更顺畅一些吧!这就是一个小人物走向成功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