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驱与后驱,动力与加速之争?爱车迷们常常纠结于该选择哪种驱动方式更具优势。身为从事汽车研发的诺诺今天给大家深入解读这一话题,希望能为爱车迷们解惑。
以诺嫂的座驾——奥迪A4 B7 1.8T 手动为例,我们忽略发动机和手动挡,专注于这台车的动力学参数。通过真实的车辆参数,如轴距、重心高度、前后轴重比以及轮胎参数等,来解读前驱车的特点。这也是德国人常用的研究方法,用实际案例来讲解,而非复杂的方程。
这台A4是前驱车型,重心偏高且略微靠前,前后轴重比为60%:40%。随着发动机数据扭矩的提升,车辆的加速感会逐渐增强。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一个发动机数据扭矩与车子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图。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加速度单位设为g,即重力加速度。
这个图虽然简单,但并不完全准确。千万别以为买一台280Nm的车就能获得1个g的弹射起步,那些高性能的跑车们会笑而不语。因为加速度并非可以无限提升,它受到轮胎抓地力、路面状况的限制。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这个限制所在。
对于有过驾驶体验的车主来说,车子加速时,车身会有后仰的趋势,形象地说就是车头抬起、屁股坐下,重量向后转移。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车辆的重心(O点)都高于车轮中心(C点)。驱动力F作用于车轮中心会产生一个顺时针的力矩,使车头抬起、前轴变轻。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不同加速力道造成的前轴轴重减少。前轴越轻,车轮就越容易打滑。我们称之为“天花板”,即物理上的加速度上限。对于这台A4来说,“天花板”就是其最大加速度只有0.46g。
关于前驱车的计算模拟过程,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重心越靠前、越低,车辆的极限加速度就越大、越稳定;在起步过程中,前轮容易因较小的扭矩就发生打滑;增加一名乘客对极限加速度的影响并不大;但在高速时,大排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当空气阻力消耗掉大部分动力时,小排量车在动力上会跟不上大排量的车。要想实现最佳性能必须配合使用专业级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更高加速度的突破。接下来我们探讨后驱车的情况。假设这台A4是后轮驱动的话会有哪些改善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加速时后轮会得到更多的重量从而更不容易打滑因此后驱车的极限加速度会比前驱车大0.1g当然也会带来更高的操控性能尤其是在使用空气动力学设计提高下压力或者通过轮胎技术的改善来提高附着系数的情况下此外在现实中后驱车的设计者们为了更好地利用后轮的加速会把重心进一步后移以宝马为例他们通过改变发动机安装点、前轮位置以及蓄电池放置等方式增加后轴的重量以提高极限加速度后驱车在加速时的实际表现更为出色一些跑车为了继续提高加速极限但不希望轻易搭载昂贵的四驱系统就会继续往驱动轮上堆重量总之后驱车越舍得踩油门加速越好科普完毕大家看明白了吗?一起来转发普及正规汽车知识吧!关于爱车的诺诺团队其是一支由汽车工程师组成的创业团队致力于推广汽车知识和用车、玩车文化同时增加了淘车和维修业务等新业务让更多的人放心购车轻松养车更多详情可关注其订阅号了解哦!”。现在的问题是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按照这个问题节奏你是不是理解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热情?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诺诺深入了解汽车的世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