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女士从一家看似不起眼的门店里带出一个黑色香奈儿盒子,里面是一枚金灿灿的胸针。这枚胸针的价格,让蒋女士付出了超过1.6万元的代价。
去年这个时候,这枚胸针的价格还是3000多元,蒋女士对此感到惊讶的被店员告知:“现在能买到就要感恩了,价格不仅每天都在涨,而且货源紧张!”
蒋女士购买的这枚胸针是香奈儿1993年的产品。尽管胸针背面有些氧化发黑,别针处也有些松动,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价值超过该品牌大多数同类产品。这是一枚“二手货”,但价格却远高于原价。
在上海等城市,奢侈品门店前大排长队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与此二手奢侈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稀缺的二手商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究竟为何会有人愿意花高价购买“二手货”呢?是为了实惠吗?市民李女士以路易威登的一款背包为例,专卖店的价格连年上涨,现在已经达到了1.2万元,而在二手店里只需要8000元就能找到。一些季节款的折扣更低,日常使用也没有问题。
更多的人是希望在这里找到专柜断货的款式。市民姚女士在本命年想要一款香奈儿的红色背包,但专柜已经断货了。她通过一家熟悉的二手店才买到。还有一些高端消费者,专门寻找已经停产的款式来搭配日常服装。蒋女士高价购买的胸针就是近20年前出产的:“这些产品不会再生产了,现代人追求的不就是独一无二吗?”
一些微信公号甚至宣称部分“二手货”的价格已经超越了专柜。在二易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真正能超越专柜的二手商品,要么是已经停产数十年的稀有物品,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价格自然上涨;要么就是在专柜购买时需要搭配购买高价商品才能获得的热门商品。以爱马仕的明星商品铂金包为例,包本身的价格在8万元左右,但要买到这个包,需要先消费该包价格1.5倍甚至更高的其他商品。但实际上,在二手店购买同款包的价格一般在10万左右,看似比专柜贵,但考虑到需要搭配购买的其他商品,实际上二手店购买更为划算。
一些热衷购买这类奢侈品的消费者并不喜欢“二手”这个词,他们更愿意用“中古”或“Vintage”来称呼这些商品。“中古”一词来自日本,意为“旧货”,而“Vintage”则更强调物品的历史感和独特性,一般是20年以上至百年以内的物品。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Vintage”的接受度逐渐升高,不少二手店生意兴隆。
除了奢侈品领域,国外“Vintage”市场还拓展到了儿童玩具、家具家居产品等领域。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商铺,比如福州路上的一家专卖海外二手灯具和家具产品的店铺,就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那么,究竟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门生意呢?“Vintage存在的初衷,是受到一小部分人的喜欢,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业内人士叶先生表示,喜欢Vintage的人群往往并不是为了便宜,而是对历史上特定时光的热爱和追求独特性。在国内市场,由于消费者习惯使用新品,Vintage文化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如今Vintage走红,背后的原因是品牌自我重复和市场需求的结合。
蒋女士坦言,自己购买的高价胸针曾是明星和网红的爆款,能买到既显示财力也显示能力。但同时她也指出,因为Vintage款式价格飞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假货。说到底,这仍然是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