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景拍摄就是拍户外场景,比如在街上、自然里取景,让画面更生动真实!

最近,金庸故居在春节期间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这是因为改编自金庸小说的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刚刚上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位于浙江嘉兴海宁的金庸故居也因此吸引了一批书迷和影迷前来参观。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1月28日-2月4日),电影票房创下了新的纪录,高达95.10币。电影的火爆直接带动了多个城市的游客数量增长,与电影故事人物、电影拍摄地以及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相关的文旅产业也在持续走高。

以湖北襄阳、四川宜宾等城市为例,因为电影的热播,这些城市的游客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地方特色美食的销量也迎来了倍数级增长,例如藕粉等地特色美食。许多年轻人因为一场电影,想要亲自去打卡影片拍摄地和故事背景发生地,感受光影里的美好时光。

电影不仅是造梦的艺术,如今银幕上的梦境已经照进现实,成为我们旅行的意义。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例,历史爱好者张慧丹观看了电影后,对拍摄地陕西、河南等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参加了青岛东方影都的“寻迹封神之旅”一日游览团。在参观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件道具都凝聚着剧组的心血,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

同样,大二学生葛源在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后,对游戏中的古建筑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并因此打卡了山西晋城的铁和玉皇庙。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上映,更是激发了他的旅行冲动。

旅游本身是人们求新求异的过程,而电影的火爆给各地带来了文旅发展的契机。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会很关注电影在哪里拍的,也想去感受一下当地景观。电影是地方发掘旅游文化吸引力的很好途径。

从观看到体验,从“打卡”到“沉浸”,电影的魅力已经超越了银幕,延伸到了现实的旅游世界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亲身体验电影中的场景和文化。例如,乐陵影视城作为《唐探1900》的取景地,通过沉浸式活动和NPC互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随着多部电影的国际市场放映,外国观众也被电影的魅力所吸引,开始关注的旅游文化。电影局主办的“跟着电影游”活动旨在抓住这一契机,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华亲身感受。像西班牙视频博主苏诺伊就因为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而对的动画和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划去线下“熊出没乐园”游玩。

影视与文旅的融合正在传统旅行范式,从流量到“留量”,吸引更多游客愿意为电影背后的文化和景观买单。王家卫导演的电影《花样年华》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的放映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前来观看,还吸引了外地游客来上海打卡。

文旅和影视IP如何“双向奔赴”?一方面需要地方文旅抓住机遇,发掘与电影IP之间的联系,打造有特色的电影院或文创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电影产业链不断延长,为影视IP带来可持续的影响力增量。同时还需要注意长远的谋划和系统性的旅游开发,包括文创衍生品、文旅消费场景等内容的拓展和研究。此外还要巧借电影宣传自己而非一味用传统的广告方式推广旅游目的地以扩大影响力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跟着电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