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何易混淆的词汇是写作中的“隐形扣分项”?
高考作文评分规则中,词汇的准确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权重占比高达20%。对于阅卷老师来说,近义词的误用往往一眼就能识别出来,并被视为“用词不当”,每一处错误可能会扣除1-2分。更糟糕的是,即使使用高级词汇,如果错误使用,相比使用正确的基础词汇,可能会扣更多的分数。例如,误将affect当作名词使用。这种错误并非是因为考生不会写,而是分不清。精准辨析易混淆的词汇是避免这类错误的关键。
“高考写作并非词汇的堆砌,而是精准表达。一个恰当的词汇胜过十个‘似乎正确’的词汇。”
二、动词类易混淆词汇:动作方向与宾语搭配是关键
以下是五组高频动词的易混淆词汇及其核心区别,以及真实例句和考试真题案例:
1. rise与raise:rise是不及物动词(自然上升),而raise是及物动词(人为举起)。例如,“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太阳。)和“He raised his hand to answer.”(他举手回答问题。)在2023年全国卷作文中,“raise awareness”是正确的用法,而“rise awareness”则是错误的。
2. affect与effect:affect是动词(影响),而effect是名词(效果)。例如,“Climate change affects our life.”(气候变化影响我们的生活。)和“The effect of the policy is obvious.”(该的效果很明显。)在2024年北京卷的高,填空题目可能会考察“have a positive ______”,正确的答案应该是effect。
三、名词类易混淆词汇:分清抽象与具体含义
以下是五组常考的名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可数性与不可数性,以及范围的大小:
例如job与work,其中job是可数名词,表示具体的工作,而work是不可数名词,泛指工作。另一个例子是price与prize,price表示价格,而prize表示奖品。在高,陷阱题目可能会考察如何正确填空,例如“find a good ______”,正确的答案应该是job。
四、形容词类易混淆词汇:情感色彩与修饰对象是核心
以下五组形容词容易混淆,主要涉及到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例如excited与exciting,前者表示人感到兴奋,后者表示某物令人兴奋。在高,陷阱题目可能会出现诸如“I am exciting”这样的错误表述,正确的应该是“I am excited”。另一个例子是alive与living,前者用作表语形容词,后者用作定语形容词。在2023年江苏卷中,“the ______ creatures”的正确答案应该是living。
五、介词/副词类易混淆词汇:固定搭配是突破口
以下五组介词容易混淆,主要涉及时间、地点搭配以及动作方向:
例如in与on的区别,in用于大地点或时间范围,而on用于具体某天或接触面。另一个例子是except与besides的区别,except表示除…外(不包括),而besides表示除…外(包括)。在2024年全国卷完形题中,“______ Tom, we all passed”的正确答案应该是Except。
六、实战技巧:三步精准选词法
在考试中遇到易混淆的词汇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选择:第一步,判断词性;第二步,分析搭配;第三步,代入验证。例如,“提高水平”应该用improve,而不是raise。
七、总结与结语
精准选词,让你的作文“告别模糊”。高考英语写作的高分秘密就在于这些易混词辨析的细节之中。当别人还在纠结“rise/raise”时,你已经能精准表达;当别人误用“affect/effect”时,你写的句子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最后30天,每天记忆5组易混词,结合真题例句强化记忆,让“精准选词”成为你的写作本能。每个词都是分数护航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