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常常将诸如“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等领导职务与级别混为一谈,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在《公务员法》中,领导职务被划分为10个层次,而职级则分为12个序列。所谓的“级别”,实际上是用来确定公务员级别工资的另一种等级。
公务员的级别是从低到高以27级至1级来排序的,每个级别之下又细分多个档次。比如,26、27级只有6个档次,而13、14、15、1则多达14个档次。级别工资是由级别与档次共同决定的,一个领导职务或职级往往对应多个级别。
例如,四级科员对应的级别是2至18级,副科级职务对应的级别是2至17级,正科级职务对应的级别是22级至1,而四级调研员对应的级别是20级至1。
公务员的级别是从其转正后开始计算的。以新录用的公务员为例,如果是应届本科生,转正后会被任命为一级科员,定为25级;如果是应届硕士研究生,则会被任命为四级科员,定为2;如果是应届博士研究生,则会被任命为二级科员,定为22级。
此后,公务员的级别会随着工龄的增长以及领导职务、职级的提升而逐渐晋升。
关于工龄对级别的影响,《公务员考核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了以下内容:
1. 公务员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其级别工资档次将晋升一个。
2. 公务员连续五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其级别将晋升一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2年一档、5年一级”。只要年度考核结果不是不称职,每个公务员都能随着工龄的增长逐步晋升级别,并享受相应的级别工资。
许多朋友对这一规定存在认知误区,对此我进行了总结,以下是几个要点:
1. 公务员转正后才进行定级、定档。
2. 进入前的工龄可以计入级别、档次的计算。
3. 应届生转正时并非定为1档,而是2档。
4. 满5年晋级时,要按照就近就高的原则,先降一档再晋级。
5. 遇到尾数为4、5、6的年份,需要进行连续三年的调整。
6. 满10年时,不仅晋级还会升档。
以一位2019年9月正式录用为公务员的应届本科生为例,其在2020年9月转正后定为25级2档,级别工资为每月1315元。之后的级别工资变动如下:
1. 2022年满2年后升为25级3档,级别工资为每月1380元。
2. 2024年升为25级4档,级别工资为每月1445元。
3. 2025年满5年后晋级并降档至23档,级别工资为每月1470元。
4. 之后的几年,随着工龄的增长和职级的提升,其级别工资会逐渐增加。
再来谈谈领导职务和职级晋升对级别的影响。《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第十规定了以下内容: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或职级后,如果其原级别低于新任领导职务或职级的最低级别,那么他将晋升到该最低级别;如果其原级别已在新任领导职务或职级对应范围内,除晋升一级、三级调研员和一级、三级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外,其余情况均在原级别的基础上晋升一个级别。简单来说就是:
1. 晋升领导职务或职级后,一般情况下是晋升一个级别。
2. 如果晋升后需要跨越多个级别,将晋升到对应的最低级别。
3. 如果是同一层次的职级晋升,则不晋升级别。
最后要补充的是,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或职级后,如果其级别不晋升或只晋升1个级别的,“2年一档、5年一级”的计算不受影响;但如果晋升了2个级别的,级别、档次的起始年份会重新计算。也就是说,“2年一档、5年一级”需要重新计算。希望各位关注@瑛杰小猪,一起探讨内的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