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许多人在储存和食用鸡蛋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你是否也中招了呢?让我们来分享一些关于鸡蛋储存和食用的小知识。
储存鸡蛋的正确方法
许多人买回鸡蛋后,会随意将鸡蛋放在冰箱中。正确的存放方法应该是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样做可以使蛋黄上浮后贴在气室下面,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保证蛋品的质量。鸡蛋也不宜横放保存,因为蛋黄比重较轻,会浮到靠近蛋壳的位置,形成粘壳蛋。鸡蛋应避免与挥发性物质如葱、姜、辣椒等一起存放,以免气味渗透蛋壳,加速变质。鲜蛋从冰箱取出后不可再次冷藏,因为室温下的鸡蛋会“发汗”,细菌和微生物会透过蛋壳进入蛋液内层。鸡蛋存放前不可用水冲洗,否则会导致细菌和微生物的入侵。如果没有冷藏条件,可以使用干净的纸或布做成鸡蛋形状的空穴,使每个鸡蛋有独立的存放空间,减少微生物侵入的机会。
鸡蛋的保质期及生产日期
鸡蛋的变质时间与存放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北方夏季,鸡蛋在室温下可以存放30-35天,冬季在15℃以下可以存放40-50天。而在南方,由于温度高湿度大,保存期限会缩短。另外要注意的是,鸡蛋的生产日期是指鸡蛋被母鸡产出的时间,而非出厂日期或包装时间。越新鲜的鸡蛋质量越好。
鸡蛋的食用贴士
除了储存问题,关于鸡蛋的食用也有一些常见误区。例如,中老年人不必害怕食用蛋黄。虽然传统观点认为鸡蛋黄含有高胆固醇,但专家认为适量食用(每天1至2个)是有益健康的。要避免食用旺鸡蛋(毛鸡蛋),因为这种蛋内胚胎死亡并停止发育后会产生病菌,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不可用红水染红鸡蛋,因为红水内含毒素汞,煮蛋时会渗入蛋白和蛋黄,导致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