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是花旦还是青衣

虞姬是花旦还是青衣

京剧艺术除了讲究唱腔和表演技巧,对角色的扮相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在京剧舞台上,不论生、旦、净、末、丑,还是神仙、老虎、狗等角色,他们的造型和扮相都鲜活生动。京剧演员的妆容和行头都有固定的程式化元素,比如不同颜色的脸谱都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能让观众更快地识别角色的身份性格,并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

京剧角色的扮相也有专门的规范图谱,即“专谱”。某些特定角色有着特定的化妆方式与舞台扮相,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包括脸谱、发式、衣帽服饰、所持道具等。这种专谱有助于观众更好地领会与融入剧情。

以《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为例,他作为生行角色,头上加戴“驸马套”,同时带有翎子和狐尾,这都是“番邦”的装扮特征。观众通过这一特定的扮相,能迅速识别出他的身份。同样,生行的关羽,除了红色的脸谱外,他的服饰和装备也具有专谱特征,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轻易认出他是“三国”中的关云长。

旦行中的专谱角色也不少,如白蛇、青蛇、虞姬等,他们的扮相各具特色,无雷同之处。在《霸王别姬》中,虞姬的扮相就属于专谱,她头戴如意冠,内穿鱼鳞甲,佩戴剑,当她在《夜深沉》的曲调中起舞时,鱼鳞甲上的流苏婆娑舞动,美不胜收。

净行(花脸)因其特殊脸谱,所以其专谱比其他行当更为复杂。比如包拯、项羽、张飞、窦尔敦等角色都有固定的专谱造型。

除了行当的专谱扮相,京剧角色装扮中还有丰富的学问。比如戴帽子,同一种帽子由于戴法不同,也可以区分人物的职业、性格与善恶。武松在《打虎》中戴的软罗帽折向右方,表现其洒脱与不拘小节,而他打虎成名后做了衙门的班头后,帽子就中规中矩地立起来戴了。


虞姬是花旦还是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