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有许多年轻的朋友和同事,他们非常喜欢谈论十二星座。通过十二星座来分析性格、预测运势已经成为他们日常交流的一种常见方式。尽管在传统的相书中,十二生肖也是一项预测技术,但似乎讨论十二生肖过于“接地气”,而讨论十二星座则显得更为时髦和现代。
十二星座的话题其实并不新鲜或现代。早在宋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广泛讨论十二星座了,只是当时它们被称为“十二星宫”。十二星座最早源于古巴比伦的天文记录,后来随着文化交流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宋朝时期,十二星宫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存在于文献记载中,还体现在出土的文物上。例如,在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刊刻的《炽盛光佛顶大销灾吉祥陀罗尼经》中,就包含了一幅环状的十二星座图。在苏州的宋代瑞光寺遗址也发现了一份包含十二星宫图的经咒。这些实物证据证明了十二星宫在宋朝民间社会的广泛认知。
除了文献和文物,宋朝的著作中也经常提到十二星宫。例如,在北宋人傅肱的《蟹谱》和南宋人靓的《事林广记》中,都有关于十二星宫的描述。甚至在大诗人苏轼的著作中,也提到了十二星座,并用它们来推算命格和运势。
摩羯座作为十二星座之一,在宋朝时期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来源于印度神话,被印度人认为是河水之精,具有神奇的力量。在宋朝,人们常常用摩羯座来推算命格,苏轼等文人墨客也对此颇为研究。他们不仅用星座来预测自己的命运,还以此为题材写诗自嘲或互嘲。
与今天一样,当宋朝人谈论十二星座时,更多的是为了推算命格和运势。当时流行一种相术叫做“占五星”,就是应用十二星宫的知识。苏轼等文人不仅对十二星座有着深入的研究,还会用它们来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