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政服务行业的崭新篇章】
作者:徐新星
近日,福建省家庭服务行业从业者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一场耗时颇久的集体协商,该行业的10.8万名从业人员所涉及的工资待遇终于从口头承诺转变为共同约定。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始享有“岗前培训”、“有责薪资”、“带险服务”等多元化权益保障。
针对当前家政服务业的中介制与员工制两种主要用工模式,其中中介制下的工资由双方自由商定,而员工制则缺乏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导致行业内长期存在无序现象,如“无合同保障、无标准约束、无风险覆盖”。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价值评估体系势在必行。此次协商为此提供了重大突破,为解决“口头定价”、“时薪混乱”等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行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场协商可以称得上是家政服务行业的创新性探索。在多次前置协商之后,双方代表在正式会议上针对薪资基准线的测算方式展开了深入的谈判。最终,职工方提出的“有责薪资”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填补了行业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空白,以“一个公式”实现了对不同工种劳动者的公平定价,如母婴照护、烹饪、保洁、整理收纳等。
此次“相互成就”的协商成果凝聚了众多努力,体现了“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的治理理念以及工资集体协商的深远意义和社会价值。它不仅为家庭服务行业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也是全过程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实践。这一成功案例也启示我们:只有打开天窗说亮话,才能凝聚共识、共同前行。在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坦诚对话中,解决劳动者的难题,疏解企业的困惑,培育行业的健康基因,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