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油量控制恰当
机动车的传动部件如变速器、减速器和转向器等,多采用油浸式设计。这些部件中的齿轮和轴承在油液中高速运转。若润滑油添加过量,超出了规定的界限,会增大齿轮运转时的搅拌阻力,导致动力损失,同时增加燃油消耗。润滑油的添加量必须适中,不可过多。
在保养和维修机动车轮毂轴承时,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润滑脂越多越好,将轮毅内腔塞满润滑脂。但实际上,过多的润滑脂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如增加轴承运转阻力、影响轴承散热,甚至可能因高温融化而渗入制动鼓内,导致机动车制动失灵。应采用“空毂润滑”方式,仅在轴承上涂抹适量的润滑脂,而不需在空填充,这样既能确保润滑效果,又能节约润滑脂。
2、精确选择润滑油粘度
高粘度的润滑油会增加机械的摩擦损失。特别是在低温启动时,由于机油流动性较差,摩擦阻力大,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油耗上升。使用低粘度的润滑油可以减少油液内部的摩擦消耗,并不会增加机件的磨损。实验证明,机油粘度降低一个级别,发动机的节油率可达1%至3%。在保障润滑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使用低粘度的润滑油。
3、全面考虑成本
部分驾驶员为节省开支,往往只关注油品的价位和短期保养支出,却忽视了日后可能增大的修理费用。在选择润滑油时,应根据机动车的转速、负荷大小以及齿轮传动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润滑油质量等级。高品质的润滑油具有优越的各项性能指标,能显著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和换油周期,降低维修费用。特别是在机动车长时间满载并在路况不佳的条件下运行时,所选用的润滑油质量等级应高于使用手册上的规定。这样的选择虽然初期投入稍高,但长期来看能节省维修费用,更为经济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