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的母猫是否突然变得焦躁不安、频繁发出尖锐的,甚至在地上翻滚呢?这些表现可能是她进入期的信号!母猫是自然的繁殖本能,但如果主人不了解其时的表现和应对方法,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隐患。本文为你详细解读母猫时的六大行为特征、三大生理变化,并教你如何应对母猫期的种种表现。
一、母猫周期
母猫的周期可以多久一次呢?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未绝育的母猫通常在春秋季节(当气温在9-21℃之间时)最为频繁,平均每3-4周就会一次。而对于室内饲养的母猫,由于环境稳定,可能会全年都出现的现象,特别是在光照充足的地区。每次的持续时间通常为4到10天,如果未进行,可能会反复。
二、母猫的典型行为表现
1. 焦躁嚎叫:母猫在时会发出高频、凄厉的嚎,尤其是在夜间,这是为了吸引公猫的注意。这种嚎叫可能会持续整夜,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地板打滚:母猫时会在地板上打滚,这是释放性激素的一种“求偶仪式”。但频繁摩擦地板可能会导致皮肤受伤,因此需要主人特别注意。
3. 攻击性增强:平时温顺的母猫在期间可能会变得更具攻击性,例如哈气、抓咬主人或其他宠物。这是因为激素波动导致的情绪失控。
三. 母猫的生理变化
1. 肿胀:母猫时部会肿胀,形成一个类似樱桃大小的红色肿胀物。如果伴随有物出现,需要警惕感染的可能。
2. 物:期间,母猫可能会有透明或淡粉色的黏液。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应该是清亮的,没有异味。如果出现脓性物(如黄绿色),则可能提示蓄脓的风险。
3. 变化:母猫时会发生变化,颜色加深,轻微肿胀。这是激素刺激为可能的哺乳做准备的。
四. 异常症状及应对方法
在期间,母猫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如食欲骤降、体温升高或频繁舔舐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主人需要警惕并可能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为了应对期的母猫,可以采取安抚情绪、环境管理和绝育手术等方法。例如使用玩具刺激、信息素喷雾来分散注意力,减少刺激源,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绝育手术等。
母猫是自然的生理本能,但主人需要了解其中的表现和应对方法以避免可能的健康隐患。记住,“嚎叫+打滚+红肿”是母猫的典型信号。科学应对,才能让猫咪健康无忧。猫咪 养猫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