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到极致的个性签名

丧到极致的个性签名

前两天网络上有人议论,声称农村办理丧事的主管能够不少钱财,每天享受着美食与,甚至还收取回扣。我想告诉大家,这种看法实在过于片面。我亲身参与了我村上一场葬礼的举办,全程观察下来,事实真相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复杂。

在我们村庄,主办家庭会选择三位有主见的人担任主管,分别负责记账、安排人员和招待客人。整个流程持续三天:第一天确定火化和下葬的时间,第二天搭建灵棚并准备祭品,第三天则是出殡和下葬。每一步都需按照传统规矩进行,每一天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有特定的仪式。

帮助办理丧事的人们,包括吃饭和抽烟都有既定的规定,没有人会因为额外工作而多拿钱。从丧事开始的那天起,负责做饭和抬棺材的人每天会提供一包价值十二元的烟,而主管则是两包。餐食是大锅菜配馒头,只有在下葬那天的中午才会有酒席,平时简单凑合就能度过。

关于购买物品的花费,主办家庭都一清二楚。棺材、、大米、面食等都是主办家庭自行选购的,主管的职责只是负责提醒不要遗漏什么。虽然有商家确实想过给主管回扣,但规矩摆在面前,谁敢违反规矩贪婪,就别想再从事这项工作。

南北方办理丧事的规矩差异很大。听说在南方有些地方,主管能够接受红包,而在我们这里所有开销都是明面上的。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谁家都会有老人离世的时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去年有一户人家在办理丧事时购买纸钱花了更多的钱,结果全村议论了半年。这种事情谁敢做?如果自家需要帮助时无人响应怎么办?购买物品的价格大家都心知肚明,没有必要偷偷。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往坏处想,认为每个人都可能贪便宜。但实际上,丧事主管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的,如果他们犯错,那么以后谁还会信任他们?

清明节前,村里刚刚了新规定,要求所有开销都必须当场签字确认。这一举措并不是因为不信任,而是为了让主办家庭和帮忙的人们都感到安心。

最近有些外村人说我们这里的主管能够收取“辛苦费”,但实际上他们甚至连一顿便饭都不肯接受。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想自己的好名声。

事实就是如此。按照规矩来,大家都能放心。不了解情况的人不要胡乱猜测,否则当自家真正遭遇这样的情况时,可能会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丧到极致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