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年,这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所表示的长度单位。在测量长度进行数据记录时,需要仔细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但使用游标卡尺则无需进行估读。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我们知道1m/s等于3.6km/h。在电能单位上,1Kw•h相当于3.610^6J。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生成的。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要注意区分“气”和“汽”的写法。水蒸气是无形的,当我们看到白雾时,其实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而从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则叫做熔化。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影响我们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它并非处于平衡状态,因为运动方向持续改变,因此也受到力的作用。杠杆平衡意味着它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内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有不可测量性,我们只能比较某一物体的内能大小(如A比B内能大)。说到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质量、状态、体积以及所处的位置等。不能简单地说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就一定大。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即使内能增大,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物体吸收了热量,因为改变内能的方式还包括做功。同样,物体吸收了热量或者内能增大,温度并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吸热而不升温。
有一种误解是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拥有的热量就越多。实际上,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而不能拥有或含有。总结一下:热量不能含有、温度不能传递、内能不能计算。这是对于热学中的一些常见误解的澄清。
关于“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拼接时的间隙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其对外表现为何种力需视情况而定。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是相等的,而非简单地说电压处处相等。
对于安全电压,我们要明确它是不高于36V的,这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36V。在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方面,外部是从N极到S极,内部则是从S极到N极。而磁感线是一种不交叉不相切的封闭曲线。在理想模型法中,光线和磁感线是两个重要的应用(在初中阶段只有这两个用到理想模型法)。而在等效替代法中,平面镜成像实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初中阶段只有这一个实验用到等效替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