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季来临,家长们迎来一项重要的任务——包书皮。每当新学年伊始,许多家长都会抱怨学校对课本、作业本和练习册的包书皮要求过于繁琐。据了解,大多数学校都会建议学生对新书包书皮,但不同学校的要求却各不相同,规格、尺寸甚至老师的特殊要求让家长们在文具店挑选时倍感困扰。
包书皮是一种保护书本的好方法,可以避免书本在翻阅过程中磨损或脏污。让孩子参与包书皮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让他们更加珍惜书本。如今包书皮已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从简单的包书要求,演变为必须按照规定的颜色、大小、样式进行包装,甚至作业本的包书也被纳入要求之内。即使学校没有强制要求,但既然老师提出了建议,家长们也不得不配合。
老师对书皮的颜色、尺寸和材质都有明确要求,这种整齐划一的做法实际上是形式的体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书本有些破损是正常的。包不包书皮、怎么包书皮,应该是由家长和学生自行决定的。许多家长都有使用旧报纸、旧挂历等给课本“穿新衣”的经验,这种旧物利用的方式既能节省费用,又能展现个性。
如今包书皮的业务变得生意兴隆,甚至出现了代包书皮的服务。包书皮已经变成了“买书皮”甚至“外包”,这不仅失去了孩子动手包书皮的传统,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分散了家长的精力。有些家长表示,“老师说这些作业本都是要评比检查的,破破烂烂的肯定不行”。为了应付检查和参与评比,书皮也被披上了一层形式的外衣。
实际上,书皮只是一层“外衣”,不应该承载过多的额外要求。相较于在书皮上追求整齐划一,老师更应该教导孩子如何与书本友好相处,自觉爱惜书本。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书本上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就算书本读破了也没有关系。
包书皮不应该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新负担。为了给孩子减负,我们也应该减轻包书皮这个“负”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