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捞的烧烤外卖新尝试暂时搁置,反映了业务调整的复杂性。
也许是受到世界杯期间消费者对于烧烤的热爱启发,海底捞在7月5日推出烧烤外卖业务。仅仅十天的时间,这一新业务便悄然下线。对此,海底捞向《经营报》记者表示,是由于内部业务调整而暂停。
近年来,海底捞一直在积极扩展其业务范围,不断在餐饮领域进行多元化尝试。烧烤外卖的推出,除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口味的需求,更是寻求新的盈利点的重要尝试。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这一尝试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菜品销量不佳,甚至部分产品尚未有销售记录。
公开资料显示,烧烤市场自2005年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餐饮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面对这样的市场红利,海底捞的进军似乎理所当然。其原有火锅业务的瓶颈以及消费者对火锅口味多变的选择,使得海底捞在烧烤市场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海底捞的烧烤外卖尝试是对其突破火锅行业瓶颈的无效努力。烧烤在市场具有大众化和草根性质,其吸引力更多来自于氛围而非食物本身。尽管烧烤行业看似红海,但目前尚无企业能够主导品牌格局。海底捞的尝试虽有其品牌号召力和成熟的原料供应配送体系,但跨界的尝试容易失败,进入新领域将耗费大量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近年来在餐饮布局上显得非常密集,除了火锅和烧烤外卖,还涉及到餐饮上游的所有链条。例如,其关联公司颐海国际负责提供火锅底料和蘸料加工,而蜀海集团则提供采购原料和供应链服务。这种密集布局反映了海底捞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来突破单一业务的瓶颈。
除了供应链布局,海底捞还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例如,“U鼎冒菜”品牌的推出,显示了其尝试火锅以外的餐饮业务的决心。优鼎优等关联公司的投资与收购,进一步拓宽了海底捞的业务领域。这种多元化布局有助于稳定企业的发展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