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春风似乎带着一股不屈的力量,仿佛要把寒冬彻底赶走,迎来春天的气息。经过一夜的沙尘暴,第二天窗台上堆积着厚厚的细沙……然而在这沙尘之中,柳枝已经悄然绽放新芽,白杨树也披上了嫩绿的新装。”
(节选自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天》)
二、知识拓展
1. 老舍笔下的春天:通过对比《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中的片段,探讨不同作品中描绘北京春天的文学差异。
2. 节气文化:解读惊蛰时节北京“风打窗棂”的物候特征,并分享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
3. 城市变迁与环境观察:根据1950年代与202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暴的数据对比,讨论城市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三、阅读理解训练
1. 基础题
(1)文中“要把冬天吹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风人的动作和情感。
(2)描写植物生长的动词为“绽放”和“披上”。
2. 提升题
对比阅读:老舍在本文与《济南的冬天》中都描绘了北方城市的风貌,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本文中,老舍通过描绘春风的力量和北京春天的独特气息,展现了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而《济南的冬天》则更多表现了温情的眷恋。这种情感差异源于作者对两地文化和气候的不同体验。
3. 实践题
用“动词+名词”结构仿写三句本地春季景物描写:
春风轻拂翠绿柳叶
桃花笑开嫣红花朵
燕子舞动轻盈翅膀
参考答案解析:
基础题解析:修辞手法部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人的动作和情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动词提取部分,“绽放”和“披上”准确描绘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提升题解析:对比阅读部分,通过分析两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和整体氛围,可以看出老舍对两地的情感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地域文化、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
实践题解析:在仿写部分,遵循“动词+名词”的结构,描述了春季景物的特点,符合仿写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