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废水处理中的生化需氧量(BOD)?
BOD,即生化需氧量,是描述废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定义与含义
BOD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它反映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的程度。水中有机物越多,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所需的氧气就越多,BOD值也就越高。例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食物残渣、粪便等有机物,其BOD值通常较高;而经过深度处理后的纯净水,BOD值则较低。
测定方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法将水样置于特定条件下培养5天,然后测量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含量,两者之差即为BOD5值。
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性
1. 反映污染程度:BOD值是衡量废水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高BOD值表示废水污染程度高。例如,未经处理的造纸工业废水BOD值可能非常高,而处理后的废水BOD值则较低,达到排放标准。
2. 确定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BOD值,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高BOD值可能需要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比较处理前后的BOD值可以评估处理效果。
3. 衡量水体自净能力:在自然水体中,BOD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过高的BOD值排放可能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那么,污水处理中的BOD和化学需氧量(COD)有什么区别呢?
COD主要反映的是废水中所有需氧污染物的含量,包括可被生物降解的和不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BOD只反映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至于废水处理中的BOD值的标准,这因地区和处理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经过处理的废水BOD值应低于一定的标准才能排放。这个标准通常由当地根据具体情况设定。降低废水中的BOD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