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什么的,什么的

月亮什么的,什么的

《齐鲁青未了:月亮随笔与张树亭的月光之美》

欢迎各位收听齐鲁齐鲁壹点的音频栏目《齐鲁青未了》。今天,我们要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张树亭的《月亮随笔》。

让我们一同走进张树亭的诗词世界,探索月亮那独有的魅力。

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描述月亮的作品如繁星般繁多,而涉及太阳的作品却相对较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日月星三者在天中的贡献巨大,但为何人们对月亮如此偏爱,对太阳却相对冷淡呢?

是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劳作,晚上才有空闲时间,而审美活动的展开一定和休闲有关。当晚上闲暇之时,人们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寄托了无限的情怀、审美诉求。真正的原因在于月亮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美质。

月亮的质地美,看上去温润如玉。其光泽晶莹、洁纯,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玉,尤其是,可以说玉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人们对视月如玉的月亮也就更加喜爱。

月亮的形象美,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形态不断变化,每一种形态都给人不同的美感。尤其是在农历月初和上弦月时,月亮的美如一位羞涩的少女,令人心动。

月光之美更是触动人心。月光晶莹、皎洁,给人一种温润、温柔、温馨、温情的感觉。月光之美触动了人们的每一种情感,使得诗文中充满了感人肺腑、令人动容的望月、叹月、咏月、望月怀远的作品。

月光之美在于其朦胧之美。即便在明月当空之际,月光也如同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或轻雾。这种似纱似雾、朦朦胧胧的感觉正是人们常说的“美丽的月色”、“美丽的夜色”。

那么,为什么涉日作品少而又少呢?原因在于太阳光过于明亮、强烈,其下的万物皆清晰无比,这就不易引发人的想象与联想。而月亮所具备的各种美质,是任何都无法比拟的。千百年来它在诗词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主播和后期工作由刘雨丝完成。

编辑:刘雨丝


月亮什么的,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