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这个水果你吃过吗?”在超市里,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进口水果时,我向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试图向他描述那些没有出现在货架上的水果,却深深存在于我童年记忆中的味道——会响的“铃铛果”,清甜的甜杆,还有那些冬日里的美味,它们都去了哪里呢?
甜杆,是北方孩子们心中的“天然糖”。在物资匮乏的80年代,它是孩子们最甜蜜的慰藉。这种植物的含糖量高达18%-20%,其茎髓清甜,曾是北方田野中夏日最易得的零食。随着经济作物结构的调整,甜杆因经济效益低、运输不便逐渐被淘汰。如今,它只在少数民俗文化节中作为怀旧作物短暂出现。
回想那些让人困惑又惊喜的水果,其中赖葡萄无疑是最特别的一种。它的外皮酷似苦瓜,但内心却甜蜜如蜜糖。在80年代的南方庭院里,孩子们总是急切地盼着它成熟。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种曾经熟悉的味道渐渐消失在街头巷尾。
轻轻摇动就能发出清脆声响的蒲桃,被广东的孩子亲切地称为“铃铛果”。成熟的蒲桃果核与果肉分离,晃动时发出美妙的声响。这种钟形的水果如今却面临被遗忘的命运。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曾经的日常水果变成了奢侈的回忆。
沙果、榅桲、凉薯等水果,也都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消失。它们曾是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如今却只能在讲述中回味。这些水果的消失,背后反映的是城市化进程、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
当我们怀念这些消失的水果时,我们也在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没有手机平板,几个小伙伴一起眼巴巴地守着赖葡萄变黄,小心翼翼地剥甜杆生怕割破手,爬树摘蒲桃弄脏衣服被妈妈唠叨的情景。这些水果不仅承载了一种味道,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纽带。
你儿时的舌尖上,是否也有这些消失的水果留下的味道?一想起它们,就仿佛能嗅到曾经的童年时光,听到那些关于成长的故事。它们或许难以重返市场主流,但每一次回忆,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温柔回望。 夏日生活打卡季水果情怀消失的味觉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