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料酿酒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工艺,其潜力和优势显而易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技术结合了传统酿酒工艺和现代酿酒科技,虽然与传统酿酒的原理有所不同,但同样能够酿造出优质的酒品。为了促进其正常、健康的发展,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和对待生料酿酒技术。
一、操作方法
1. 容器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使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直接浸泡容器,或者蘸生石灰砣水溶液(1:3)涂抹容器,并放置24-48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还可以使用开水进行消毒。
2. 酿造流程包括将粮食粉碎至40目以上(大米无需粉碎),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温水(23-36℃)和酒曲,搅拌均匀。
3. 发酵期的长短与室温温度有关。当室温为19-25℃时,发酵期为12-16天;当室温为25-36℃时,发酵期为10-12天。
4. 原料、酒曲与水搅拌均匀后,需进行密封发酵。前6天半密封发酵,后期则用塑料薄膜全密封发酵。
5.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管理。入缸后前5天每天搅拌1次,之后每2-3天搅拌1次。搅拌时要抄底,不留死角,确保底层料和沉淀的淀粉充分搅起。待酒液颜色由米汤色变为茶色或啤酒色时即可进行蒸馏。
二、注意事项
1. 加入酒曲时需注意温度控制。夏天缸内水温应保持在25-30℃,冬天则为30-36℃。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缸内水温,以防温度过高导致酒曲失效,影响酒的质量和产量。
2. 发酵温度也是关键,最佳发酵温度为25-35℃。如室温低于20℃,则需要加温发酵,可使用蜂窝煤炉、电炉等加温设备。
3. 用水要求使用无碱性的泉水或自来水,水质需无色、透明、少悬浮物或沉淀,口感清爽略带回甜。
4. 为提高酒质,需要掐头去尾,将酒头和酒尾留下,在下次蒸酒时混合蒸馏。
5. 粮食混合发酵时,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例如玉米占40%、高粱占25%、小麦占35%,或者大米占60%、高粱占15%、玉米占25%的酒质会更好。在发酵过程中,特别是中期和后期,要严格封缸厌氧发酵,防止漏气导致酒产酸而降低出酒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