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摄影技术尚未普及、影像时代尚未到来的时期,精美的图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回想起自己曾经寻找并入手一本向往已久的名著,翻开书页发现其中还有精彩的插画时的欣喜之情,仿佛仍历历在目。
五四新文化时期,鲁迅等文化人士长期以搜集和整理插画、版画为兴趣。最近出版的《爱看书的插画》一书,由出版人汪家明撰写,他在书前的《小引》中回忆了几十年来的阅读经历,特别提到了文学经典中的插画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
汪家明读经典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青春期的探索与求知欲驱使他阅读。他特别提到,自己读的许多经典如《少年维特的烦恼》、《巴黎圣母院》等,都伴随着精彩的插画,这些插画将他带入一个遥远的异国他乡,展现了一个广阔而陌生的世界。对于他这样喜欢美术的少年来说,这些插画如同珍宝。
书中的插画不仅丰富了文学经典的内容,更强化了文学对他的影响。《十日谈》中的插画,以细腻的画风展现了故事中的幸福本能和批判的主题。而《鲁滨孙漂流记》的插画,以木刻手法表现了这部有300年历史的名著的冒险和生存精神。《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插画则展现了歌德的深情和痛苦。
除此之外,《巴黎圣母院》的插画也是一大亮点。雨果的作品在我青少年时代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的插画更是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范用先生提到的从法国购得的插画集,包含了多幅精美的插画,这些插画风格多样,大多数都是收录在1882年重版的《巴黎圣母院》中,可见雨果生前也欣赏这些插画。
《爱伦坡故事集》中的插画也是一大看点。弗里茨艾肯伯格为这部作品所作的插画以其哥特艺术风格而著称,他擅长营造阴森、诡异、恐怖的气氛,与爱伦坡的作品相得益彰。
《爱看书的插画》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经典的文学作品,更展现了这些作品中的精彩插画。这些插画不仅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更是强化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影响力。对于喜欢文学和艺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