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配传奇隽殊辞世,经典之声腔调永存

向隽殊的经典之声,时代的记忆印记

长江日报报道(记者):电影的世界多彩梦幻,而声音则是情感的纽带。在配音大师向隽殊逝世之际,享年91岁,她的声音曾为无数观众所熟知,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声音记忆。

出生于北京的向隽殊,是电影配音界的一位先锋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小在华北大学习舞台艺术,后成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她在银幕上为超过四百部外国影片献声,其中包括《蝴蝶梦》、《卖花姑娘》和《永恒的爱情》等经典之作。她的卓越表现使她荣获了第一届金鸡奖特别奖以及后来的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随着时代的变迁,像向隽殊这样的老一辈译制片配音演员已经渐渐淡出大屏幕。但他们的声音表现力和独特的翻译风格仍被一代人铭记。例如,“天哪,这位老兄真给力”或者“我们不妨坐下来喝杯咖啡吧”这样的独特表达,都曾经是他们的招牌语言。

中文译制片的现状已不如往昔辉煌。在向隽殊的时代,他们的声音不仅在电影院里回荡,还在广播中广泛传播。然而如今,随着观众兴趣的转变和市场的需求变化,中文译制片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影院中,中文配音版的电影占比甚微,观众更倾向于观看外语原声版电影。

影院经理们反映,近年来中文配音版的放映量逐渐减少。观众认为原声版本更能真实体验电影,这也反映了电影市场的变化。年轻一代观众已经熟悉外语配音中文字幕的形式,不再完全依赖中文配音来理解电影。字幕翻译也面临困境,“接地气”的翻译常引发争议。

正规院线上映的引进片译制工作仍由几家大型译制片厂负责,这些制片厂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翻译和配音人员的收入微薄,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的变化,许多影片开始邀请明星进行配音,成为影片的卖点之一。

中文译制片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配音艺术家坚守岗位,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在这个声音日益稀缺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视这些坚守的配音艺术家们。他们的声音是我们共同记忆的宝贵财富,也是时代进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