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是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的村民。经历了一场大雨后,他并没有闲下来,即使自己饿着,也要带着竹篮出门,确保他养殖的“黑金猪”们不会挨饿。
这些被称为“黑金猪”的生猪,在当地被称为黑豚,是董发现的一种巨大商机。几年前在外地打拼的他,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二级残疾的眼睛而倍感挫败。回到家乡满溪村后,虽然得到了精准扶贫的扶持,但他并不想一直依赖这种扶持。
董通过多方考察和联系发现,“黑豚养殖简单,成本低,市场需求大。”于是,他决定全身心投入黑豚养殖。没有启动资金,他便以自己的土地和劳力出资,邀请了两位在浙江结识的朋友共同投资40余万元。他们合作新建了900多平方米的圈舍,并购买了1300余只种苗。
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年初,由于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和天气影响,疾病预防不及时,导致大量黑豚死亡,给董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但在县农牧局专家的指导和朋友们的鼓励下,他迅速掌握了防病技术,成功渡过了难关。
通过摸索和实践,董掌握了一套纯天然的饲养方法,成为了养殖黑豚的“土专家”。他利用常见的中草如金银花、车前草、野菊花等防治疾病,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保证了黑豚的品质。这些黑豚投放市场后迅速售罄,并收到了大量订单,为董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现在,董的养殖场存栏黑豚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只,预计年底将达到4000只。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养殖场的规模扩大,董已经向村里递交了脱贫申请书。他计划成立黑豚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的困难群众一起发展黑豚养殖,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黑豚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草食动物,其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特色鲜明。黑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是甲鱼的3倍。黑豚肉对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明显的食疗作用。它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滋补品,具有滋补养颜等功效。在董的带领下,满溪村的村民们有望通过养殖黑豚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共同走向富裕的生活。这一充满希望的故事得到了全媒体记者吴小勇和代鑫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