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新推出的APP背后的盈利秘诀:探索其独特的盈利路径

抖音新推出的APP背后的盈利秘诀:探索其独特的盈利路径

抖音近期的动态如同季节更替一样频繁,不断尝试新的功能和应用,让人眼花缭乱。最近推出的“青桃”对标B站后,现在又推出了与小红书相似的“有柿”。抖音旗下还有一系列矩阵产品,如聊天应用等,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

“有柿”是头条搜索的升级版,其名称的改变使得它与小红书的风格更为接近。在微信上的“小绿书”以及数码圈的酷安也有类似的产品出现,这些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矩阵,让人目不暇接。对于创作者而言,发布的内容可以同步到其他字节旗下的平台,这无疑带来了便利。

使用今日头条的账号登录“有柿”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内容更加简洁的版本。它会根据你的头条关注信息,推荐相关的内容。你可以轻松查看关注用户的视频、文章等,信息流中无过多广告,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这个应用的内容是否独特呢?答案似乎并不明显。它的内容更像是小红书的翻版,新发布的内容也会被自动同步到今日头条的微头条板块下。换句话说,“有柿”更像是微头条的一个界面展示,只是重新设计了界面,调整了内容推荐优先级。字节推出这些探索型的APP,创新之处并不多,主要是界面的改变。

平台积累的内容资源丰富,无论是文章、视频还是图片都有大量存货,只是通过不同方式展示而已。用同样的内容与创作者去吸引新用户并不现实,因为与小红书的用户差异巨大。数据显示,头条号的用户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与小红书的用户存在差异。而“有柿”上的内容大多来自今日头条的平移,是否能吸引新用户的确是个未知数。

在高度细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大厂在尝试拓展新市场时显得焦虑不安。他们试图抢夺其他平台的用户资源,避免自身局限,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些尝试更像是一种尝试和探索,而非商业决策。就像将短信功能分成两个APP一样,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尝试只是浪费资源。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把握用户的独特性和价值观,避免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被淹没或被同化。散去人们的疑虑,重新聚焦自身独特之处才是关键。大厂应该思考如何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和归属感,而不仅仅是盲目扩张和模仿其他平台的产品。


抖音新推出的APP背后的盈利秘诀:探索其独特的盈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