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理想打逆风局了(今年二季度,理想营收302,同比下滑4.5%)

轮到理想打逆风局了(今年二季度,理想营收302,同比下滑4.5%)

汽车巨头理想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文章

这几年,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曾经呼风唤雨的巨头们,如今也开始感受到寒意。理想汽车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不例外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日,理想汽车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营收虽然达到了惊人的302,但同比却下滑了4.5%。销量方面,原本备受期待的新车型理想i8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爆发,而老牌主力L系列也开始失速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三季度理想的交付量预计仅为新车9万至9.5万辆,不仅未增长,还低于去年同期。这对一直靠高毛利稳住阵脚的理想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警钟。

理想汽车的CEO李想清楚地认识到,公司正站在三年来最难的一道关口。一方面要保住近20%的毛利率,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小米、问界、零跑等品牌的价格和配置上的双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别人的增长就是自己的下滑,没有缓冲区可言。

理想汽车原本希望i8能成为希望之星,但上市后的市场反馈却直接表明价格太硬。在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车型、降价促销的背景下,i8的市场表现并不轻松。除了定价问题,内部节奏的调整也是一大挑战。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为了应对激烈竞争,频繁调整销售体系,但优化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时间沉淀才能发挥威力。市场是等不起的。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理想汽车在产品和营销上都准备了“大招”。产品端决定减少SKU,把配置做精做强;营销端则全面押注数字化运营,从用户定位到商机转化,全链路追踪优化。但最关键的一步是定价取舍——要利润还是要销量?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坚持高毛利,可能会错过最佳抢占市场份额的窗口期;如果用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则有机会迅速起量,但利润会承压。

长远来看,理想汽车还有两张未来牌:自研芯片和海外扩张。芯片已经成功流片,正在车载测试中,计划明年搭载在旗舰车型上;海外扩张则计划在2025年正式开启,布局全球多个市场。但这些都是未来故事,当务之急还是把i6打成爆款。

新能源市场没有永远稳坐钓鱼台的位置,每一次竞争都是生死攸关。如果i6真的能压到23万以内,而且把体验和配置拉满,那它还有机会打一场漂亮翻身仗。守住基本盘,再谈未来的大布局。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如果你是李想,会选高毛利稳利润还是薄利冲销量?这场好戏将如何发展下去?让我们拭目以待!


轮到理想打逆风局了(今年二季度,理想营收302,同比下滑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