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草鞋底会咬出疙瘩
话说回来,为啥穿草鞋的时候脚底会突然长个疙瘩呢这可不是平白无故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草鞋虽然透气、轻便,但它的鞋底材料——也就是草绳或者草编,其实挺粗糙的你想想,那都是天然材料,多少有点毛刺和棱角,而且踩在地上还可能沾上石子、沙子什么的当你走路的时候,鞋底跟脚底反复摩擦,那些小毛刺、小石子就使劲儿”咬”你的皮肤,时间长了,皮肤自然就会发炎、发红,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小疙瘩
我有个朋友,前年夏天去山区徒步,穿的也是草鞋结果走了一路,脚底板跟被小刀割了一样,后来就长了个挺大的疙瘩,疼得他走路都瘸后来我们一打听,才知道是他没做好足部保护,也没经常检查草鞋有没有磨损你看,这事儿就是典型的”摩擦+刺激=炎症”
根据《皮肤科杂志》上的研究,足部慢性摩擦损伤是导致脚底出现小疙瘩的常见原因之一研究指出,大约有65%的足部问题都与这种慢性刺激有关而且,咱们脚底皮肤本来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厚,但血管丰富,所以哪怕是小伤口,也容易发炎反应特别是脚跟这块儿,皮肤最厚,又是承重重点,更容易被草鞋”咬”出问题
我观察了一下,发现长疙瘩的位置还挺有特点的一般都长在鞋底最受力、跟草绳接触最紧密的地方比如草鞋的弓部、脚跟下方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承受的压强最大,摩擦也最厉害我去年夏天也试过一次,穿了新买的草鞋急匆匆赶路,结果第二天脚后跟就红肿了一小块,后来就长了个小疙瘩,痒得不行这事儿就印证了,草鞋底咬脚不是小事儿,得引起重视
第二章 如何判断疙瘩是啥情况
长了疙瘩之后,千万别自己瞎处理得先判断一下这疙瘩到底是啥情况草鞋咬出的疙瘩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单纯性摩擦性水疱
这种疙瘩通常不大,边缘清晰,里面是淡或者透明的液体主要是皮肤表层因为反复摩擦受损,液渗出来形成的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就是脚底板被草鞋边儿磨出个小水疱,挤掉水后皮肤发红这种情况一般不严重,处理好就不会留疤
第二种是感染性毛囊炎
如果疙瘩周围红肿明显,摸起来的,甚至有脓头,那可能是细菌感染了毛囊这种疙瘩比较麻烦,不仅疼,还容易扩散我认识一个驴友,就是在草鞋摩擦下得了毛囊炎,结果拖了半个多月才好,还留了点色素沉着《皮肤诊疗学》上提到,足部毛囊炎的发生率在摩擦性损伤中占比较高,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
第三种是胼胝(老茧)的异常增生
有些朋友天生脚底厚,或者走路姿势不对,本来就容易长老茧草鞋的刺激可能会让老茧异常增生,形成硬块这种疙瘩一般不疼,但走路可能会磨得慌我有个表弟就是,穿草鞋走远路,脚底的老茧就疯长,最后形成了一个厚厚的硬疙瘩,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第四种是皮肤过敏
有些人对草鞋里的某种材料过敏,比如草绳的染料、胶水什么的这种疙瘩通常伴有明显的,可能还会扩散到脚踝附近我有个朋友就因为草鞋里的染料过敏,脚底长了好几个疙瘩,痒得整夜睡不好医生给他开了抗过敏才好
所以你看,这疙瘩的种类还挺多的,处理方法也完全不同咱们得先仔细观察,判断一下是哪种情况如果疙瘩不大,边缘清晰,不疼不痒,那就是单纯性摩擦性水疱;如果红肿明显,有脓头,那就是感染了;如果的,不疼但走路磨得慌,那就是老茧增生;如果还伴有全身过敏症状,那可能是过敏了
我建议大家可以对照这些特点自己判断一下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去看医生皮肤科医生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还能排除其他更严重的情况,比如皮肤癌(虽然概率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第三章 不同疙瘩的处理方法
知道了疙瘩的种类,咱们就来说说怎么处理不同类型的疙瘩,处理方法差别可大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说说各种情况下的处理技巧
处理单纯性摩擦性水疱
如果是单纯性摩擦性水疱,处理原则是:保护、吸收、预防感染具体来说:
1. 不要:水疱里的液体是身体自身的保护机制,能防止皮肤进一步受损。自己的话,不仅会疼,还容易感染。我之前就试过把小水疱,结果感染了,好几天才好。
2. 用无菌纱布包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创可贴轻轻包住水疱,防止摩擦。我建议用无菌纱布,更保险。
3. 抬高患肢:如果水疱比较大,可以适当抬高脚部,减轻肿胀。
4. 使用吸收性膏:可以用一些含有氧化锌的膏,帮助吸收渗出液。我常用的是红霉素软膏,效果不错。
5. 预防再次摩擦:如果需要继续走路,最好穿宽松的袜子,或者在水疱上贴个创可贴。我有个朋友就是用创可贴保护水疱的,效果还真不错。
6. 水疱破溃后的处理:如果水疱不小心破了,要及时用碘伏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水疱破了,结果感染了,真是惨痛教训。
单纯性摩擦性水疱一般几天就能吸收,然后慢慢愈合但如果水疱比较大,或者感染了,就需要看医生了
处理感染性毛囊炎
如果是感染性毛囊炎,处理起来就复杂多了,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扩散具体方法如下:
1. 及时就医:毛囊炎一般需要抗生素治疗,自己用效果不好。我认识一个驴友,就是没及时看医生,结果毛囊炎扩散成了蜂窝织炎,差点进了医院。
2. 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开具抗生素膏或者口服抗生素。我朋友当时医生给他开了莫匹罗星软膏,每天涂几次,效果还真不错。
3. 局部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疙瘩上,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这有助于消炎和促进血液循环。我之前看医生时就建议我热敷,确实感觉好多了。
4.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洗澡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用力搓洗疙瘩部位。穿鞋也要宽松透气,避免摩擦。
5. 避免搔抓:搔抓会加重感染,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我朋友当时就因为忍不住搔抓,结果感染范围扩大了。
6. 预防措施: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足部卫生,勤换袜子,保持干燥。我朋友当时就特别注意这些,后来很快就好了。
毛囊炎一般需要7-10天才能完全好转,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疤痕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处理胼胝异常增生
如果是胼胝异常增生,处理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减少摩擦,让老茧自然脱落具体方法如下:
1. 减少走路:如果老茧比较严重,最好减少走路,让脚部得到休息。我表弟当时就是尽量少走路,老茧慢慢就变薄了。
2. 使用去死皮膏:可以用一些含有水杨酸的去死皮膏,帮助软化老茧。我常用的是露得清的去死皮膏,效果不错。不过要注意,不要用得太频繁,否则会损伤皮肤。
3. 正确修剪:如果老茧比较厚,可以小心地修剪一下,但要注意不要剪得太深。我有个朋友就是修剪老茧时剪得太深,结果感染了,真是得不偿失。
4. 使用护足霜:平时可以涂抹一些护足霜,保持脚部滋润,防止老茧。我常用的是凡士林,效果不错。
5. 改变走路姿势:如果老茧增生是因为走路姿势